陕西 切换城市

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:

    热门
    城市

    秦岭热线

    发布投稿
    全国热线400-028-6618

    你写清明,绝不能仅写清明

    2025-04-05 15:27:31

    阅读:5119

    评论:0

    五一

    得写那雨纷纷,那杏花村,那梨花风起时游子出城的身影;得写古墓周围春草深深,纸灰飞舞犹如蝴蝶;写石碑上阴刻的名字,历经数十年雨水冲刷,仍铭记着那年清明的黄昏;写那个蹲在坟前拔草的银发老人,微微抬头,与墓碑上相似的容颜凝视岁月。清明,是悬挂在老屋门楣的陈艾,是老宅院外梨花飘雪后的青叶葱葱,是婆婆坟前那棵去年被砍了一半的柚子树,今春未死,又萌新芽。清明,是城里人手持鲜花匆忙祭扫,当作一次踏春;而乡下人却执拗地带上香烛纸钱,再拎一壶老酒,在坟前与先人共饮。所以,你若写清明,万不能只写清明。

    你要写翻山越岭寻找的路,一年大概也就走这么一回;要写漫山遍野绽放的鸢尾花,风一吹,便掀起蓝色的花潮;更要写杜鹃花在坟头红得似血,而蒲公英的种子飘过新碑旧冢,最终在某座坟头安下新家。要写明明天空晴朗,可烛火燃起时,却莫名降下一场雨。还要写,落叶堆下,潜伏的小青,慌乱中与你意外相逢。你们都惊得花容失色,逃跑声中,小青钻进裂开的地缝,你却慌不择路,踏过他人的坟茔。

    清明,是雨滴落在树叶的声响,是鞋底沾染的泥土腥味,是香烛燃尽留在指间的松香,是纸灰点缀在你发间的蝴蝶结。瞧那个衣着得体的男子跪在坟头,额头紧贴冰冷的石碑,裤脚沾满草屑。他口袋里的手机震动,是另一个世界的催促,可此刻他耳中,唯有山风穿过树林的哀鸣。再看那身着春裙的女子,漂亮的裙摆染上泥黄,她却毫不介意。一边倒着酒,一边念叨着:老爷子,以前不让您喝酒,现在管够。小钱随便花,不够就到梦里跟我要。67061eb4a6fd58b2ee622cc9bc64511.jpg

    你写清明,着实不能只写清明。要写被拆迁的破旧老宅,还留存着长满青苔的院落,儿时最厌恶推的石磨,曾让你有钱读书的破烂猪圈。要写翻开的族谱上被虫蛀出的洞,恰好缺失了某个名字,写婆婆嫁过来时陪嫁的那张墨漆木床,写爷爷留下的那把破铜酒壶,更要写早已斑驳的,堂屋香案位置墙上的“天地君亲师位”。

    你会发觉,死亡能够带走诸多事物。唯有记忆,在每一件旧物上不断探寻出更多时光的共鸣。清明是记忆的显影剂。它曾是苏轼的“惆怅东栏一株雪”,是柳永的“拆桐花烂漫”,是吴惟信的“梨花风起”,是乔吉的“心事天涯”。于我而言,清明,是儿时亲手折好的小白花,是含着泪送至烈士陵墓前的崇敬之情,是一年又一年聆听英烈故事,依然热泪盈眶的感恩与痛惜。毕竟,他们在那般年轻之际,就扛起了山河的重担。

    清明的意义,从不在于祭扫本身。它是生者与逝者共有的春日,是记忆与遗忘的博弈,是站在时间的河畔,和往昔隔水对望。当我们拂去墓碑上的尘垢,实则是在触摸时光的纹理;当我们对着坟茔低语,实则是在和自己内心最温柔的部分交流。你写清明,最终要写生命如何在记忆中延续,写春天怎样年复一年地,将死亡化作一场盛大的重生。 


    关键词:

  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
    共0条评论
    加载更多

    欢迎您访问秦岭热线

    点击下方可立即入驻

    立即入驻

    打赏成功!

    感谢您的支持~

   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~

    打赏金额{{ds_num}}
    打赏最多不超过2000元

    收银台

    订单总价0.00

    剩余支付时间:000000

    手机扫码支付

    使用支付宝、微信扫码支付

    余额(: ¥)
  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,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
    其他支付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