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/五一
在时节的悄然推移中,农谚“立夏三把黄、立夏十日满把黄”宛如精准的预言,将已过立夏十日的汉江上游瀛湖,晕染在枇杷林中插花成了一片灿烂的金黄。那绿树间层叠的麦浪,在微风中此起彼伏,似是大地谱写的丰收乐章,引领着当地老百姓踏入收麦的热潮。
瀛湖西坡村,一户姓罗的农家,正趁着这大好晴天,与时间展开一场紧张的赛跑。全家老小齐上阵,在麦地间忙碌穿梭。他们弯下的脊背,如同大地上坚韧的弓,挥洒的汗水,滴落在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。
罗家主人站在地埂上,望着自家的麦地,脸上虽带着丰收的喜悦,却也难掩一丝忧虑。他缓缓说道:“上个月的冷天气犹如一场无情的风暴,给今年的麦子带来了沉重的打击,减产十分厉害”。然而,即便收成不如预期,当麦子刚刚呈现出黄绿相间的色泽,他们便毫不犹豫地投身抢收。因为他们深知,在这片变幻莫测的土地上,雨水就是那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一旦雨水不期而至,到手的麦子将会遭受更大的损失。
对于农民而言,自家种植的麦子,承载的远不止是粮食的意义。它首先是一家人生活的底气,自给自足的背后,是对土地深深的依赖与信任。亲手种植、收获的麦子,没有任何污染,当它被磨成面粉,蒸出的馒头、做出的面条,都散发着格外浓郁的香气。那香气,是大自然的馈赠,是土地的恩泽,更是农民辛勤劳作的结晶。
瀛湖这片神奇的土地,因湖水的存在而独具魅力。湖水面反射的热度,如同一位温柔的守护者,悄然影响着麦子的生长周期。在这里,麦子无需漫长的等待,一般四个多月,便基本完成了从播种到收割的生命旅程。这相对较短的生长周期,让当地老百姓对种植麦子情有独钟。
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旷野上,每一块麦子都像是农民的孩子,从播种时的满怀期待,到生长过程中的悉心照料,再到收获时的小心翼翼,无不倾注了他们全部的心血。尽管面临着天气等诸多挑战,但他们从未放弃对土地的耕耘,对丰收的向往。
割麦的劳作仍在继续,镰刀挥舞间,麦子整齐地倒下,麦秸与麦穗相互交织,编织出一幅质朴而动人的画卷。那是农民与土地的对话,是汗水与收获的交融,更是对生活执着坚守与美好期盼的深刻诠释。在这片土地上,无论岁月如何变迁,无论遭遇多少困难,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麦香,永远是人们心中最温暖、最坚实的依靠 。 (2025年5月10日写于安康瀛湖郭家河)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共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