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才斗
翻阅散文集《青铜雨》的次数已经没有记忆了,惟有“辽西人”三个字,魂牵梦萦,烙印深深,输出了一位辽西之子。我始终是这样考虑的,他可以是农民化身,可以是大众百姓化身,还可以是大凌河泛起浪花一朵的化身……一幅画卷是这样的:简单而寓意颇深,朴素而风尘仆仆,浪漫而忧郁高雅。
这是一部容量大而厚重、涉猎门类与地域广袤而纵横的文集。曾经写过《致敬先生》有感,其实是题外话或者说是聊天,当然也就不是作品了。再往前为高海涛的散文写过几篇拙文,都是以读后感样式呈现的。这样不受学院派理论式(因为我欠缺)束缚而随意一些,最主要的是受了“亲切”影响,才动笔写本篇文字。
那就按照亲切这条线路走下去,跟随高海涛行走在辽西大地,采颉乡土生活,扎根辽西大地,情系一缕乡愁,扑捉异域风情,完成一次或以后悠悠岁月N次美学思想之旅。
1)浓郁乡土气息之美学
《青铜雨》开篇就是《羞涩的土地》。是不是为全书定的基调呢?我认为是的。
在中国,每个人都熟悉自己生活过的土地,还有浓浓的乡土生活。又有谁写成像高海涛笔下《羞色的土地》文字?视角独特,立意新颖。一个“羞涩”一词,把“我”回眸的土地、颜色、性格、粮食诗意化了。
这个“我”字,当然是高海涛自己了,是不是一个人的脸呢?如果跟美学连在一起,我认为应该是他为什么对土地那么深情而娓娓道来的因果关系了——
“都说东北是一片黑土地,辽西的土地却是黑中泛红,或是浅绛色,有人成为红土地。黑土地是粗犷的,红土地是诚实的。这样诚实的土地,与其说她是十年九旱的,毋宁说她是经常脸红的。我记得中学毕业回生产队劳动的时候,那一年因为春旱,庄稼歉收,到年底每家只分到一麻袋谷子,而且是红谷子。可能在全中国,只有辽西能长出这样红谷子,碾成小米,也是带一丝红晕的。好像她作为一种粮食,也是知道羞涩的,而粮食的羞涩与土地的羞涩,无疑是一脉相承的。”
关于“羞涩”概念,其实是很美的,带有境界意识的。如一首回味的诗,让人赏读,耐人寻味,或低吟或咀嚼,都是馨香。比如:“黑土地是粗犷的,红土地是诚实的”。粗犷、诚实,红晕就是是诗的语言。
这段描写,同样是“羞涩”婉约的一段故事,如一曲长歌,如细腻柔和,在月光下,细似一缕丝,给人一种洁净,一种悠然之感。比如:人与粮食与土地,在高海涛中学那个年代十年九旱的日子,是怎样面对忧郁与无奈,还要一辈又一辈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年复一年的生活。
阅读这篇散文,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:生活在这个世界,这块土地的人生,有谁还知道“羞涩”二字的存在?有谁为“羞涩”二字添砖加瓦?还有谁在心里住着日趋成熟“羞涩”呢?每个人的脸是否和坦荡的土地一样,懂得“羞涩”,回馈高海涛写这篇散文的良苦用心。
我认为,“羞涩”不应该成为一种奢侈,而应该成为一种美德,德于天下,美学熏陶,何愁不是一个人成长过程而谦卑流芳呢?
值得注意的是,高海涛这段关于土地文字,重复运用了几个“她”字,足以说明他把土地比作母亲了。这种拟人式写法,是他对土地的一种敬畏,对土地长出来的粮食、蔬菜的一种敬畏、对生活的一种敬畏。
在《遍地芜菁》散文,就是描写关于乡土生活气息的,其中有一章《芜菁考》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叙述的:“我记得那个遥远的秋天的傍晚,全村好像家家都提前烧火做饭,炊烟打着口哨,心满意足的走过各家的房顶,而且那炊烟是翠呱呱的,散发着青萝卜的青青味。
那天晚上我家也是包饺子,六个青萝卜,满满一盆馅,掺上芝麻盐和豆瓣酱,全家人开始里里外外,动手包饺子。我姐姐数过,说那薄皮大馅的饺子,我家一共包了一千零一个。少了不够吃啊。”
高海涛这段回忆文字,是真实的乡土生活而又是一个创造生活的范例。炊烟是主旋律,也就是说哪里有炊烟,哪里就有女人,把我代入了那个年代——
每年腊月二十三,生活不富裕的老家,从这一天开始换饭了,老叔白天把年高粱磨成面。到了晚上,母亲和姑姑们烀小豆,忙着包粘豆包,每个豆包都用蔬叶裹着,放入锅里蒸,待熟凉后放入下屋缸里,能吃一个正月。
我是情有独钟那个年代生活的,虽然生活清苦,仍然觉得是一种幸福,是一次次回归。回归在没有肉的素馅饺子,一千零一个饺子,是怎样一个数字呢!
于是,我想到了另一个版本《一千零一夜》(Tales from 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、The Arabian Nights)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,又名《天方夜谭》。讲述了一个女子为国王讲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,感动了国王……
高海涛笔下的一千零一个饺子,在数字上是与阿拉伯民间故事吻合的。不同的是一个“个”字,一个“夜”字,都与生活有关而处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罢了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一千零一个饺子是亲情的象征,是辽西人一千零一个饺子真实的生活,高于一切了。
为什么这样说呢?源于高海涛的细腻文字浸透了美学,在字里行间土壤,生长出来的最显著特征。让人觉得读他的散文,仿佛在小溪边聆听潺潺流水的声音,仿佛在茫茫草原,漫度《游牧时光》,不愿离开而爱不释手。
记得南朝•梁•萧统为《陶渊明集》作序的事情,他认为陶渊明的诗,自然朴素,韵昧隽永。他的文,质朴醇厚、简练见长。如名作《归去来辞》、《桃花源记》等,确实让人百读不厌,无怪乎萧统要“爱不释手”了。
是的,高海涛的散文,如果萧统在世看到《青铜雨》,也会为之作序的。因为《青铜雨》具备了自然朴素,不紧不慢,逻辑清晰,美学思想,回味无穷……的经典,成为一个文化符号,也就实至名归了。“雨的土著就是雨人”,辽西“青铜雨”的雕像就是父亲的雕像,辽西人盼雨、祈雨,雨神归,雨落青铜,那是怎样一 个时代一场雨啊!(因写过青铜雨,本文简述)。
关于乡土生活,还有很多篇什。比如:《清谷天》里的“满树都是榆钱,满地都是榆钱”,可以成为全家人的一顿饭。流传一句歌谣:“榆钱饭辽西,辽西榆钱饭”。这是那个年代农家人的生活,仿佛一幅画,栩栩如生。多么富有哲理的美学思想,本来把不富裕的艰难日子,妙趣横生而色彩化了,成为一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,这个记忆是什么呢?
2)深扎辽西大地的根
散文集《青铜雨》所有篇什,都是围绕辽西土地这条主线而展开故事情节的。那么人物与叙事的过程,如果按照编剧思维,就是演绎与推进并行。带有回忆色彩的生活,编剧人把它叫闪回。
闪回的功能,其实是一种回忆方式。《苏联歌曲》引发了高海涛写不同人生活的点点滴滴,让人们欣喜看到那些鲜活的人物和故事,从辽西走来。
最可贵的是,让人眼睛清澈而不觉疲劳,当属歌曲了。每一章都引用诗歌作为开篇,如果按舞台剧划分,这叫拉开帷幕。如果按电视剧划分,每一章都是一个剧情,原来散文还可以这样别出心裁的写。
记得《三国演义》主题曲《历史的天空》有这样两句歌词,很适合在阅读《苏联歌曲》中借鉴,在感悟中与人物事件同呼吸共命运。
“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
岁月啊!带不走一串串熟悉的姓名”
根据歌词,我们不妨从如下几个关键词,去体会《苏联歌曲》13章的内涵,扑捉高海涛散文创作的奥秘——
a)结构
不可否认,本篇结构是独立成章的。但是,在内容上又似乎与时间、一个时代链接的。有了时间、时代定位,什么样的故事都能演绎而好看。比如:第一章至第三章……的故事都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:“落英缤纷的野菜,英气勃勃的野菜”与“唱歌是我们记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”,那个年代流行歌曲,当属:“……《喀秋莎》和《红梅花儿开》”了。这三章衬托出三个人物,一位是女老师,一位是自己对苏联歌曲的认知,一位是下放户,她们是怎样生活呢……这样结构,无疑给读者在视觉上,增添了一道美艳效果。
一篇散文要想抓住读者,首先要抓住自己。抓不住或感动不了自己,又怎能抓住感动读者呢?
b)诗意
高海涛是翻译诗歌的,却很少看他写诗,偶尔也写一些短诗,都会让人大吃一惊。他写的诗跟他善于思考是一样的,诗意情浓而不失哲理,就连那些被圈里人已经成为诗人的人,看了都望尘莫及,才知道自己写的诗,只是分行。
他的诗歌作品,源于他有翻译外国诗歌的基因,在他的散文篇什,是诗意的,带有画面感的。散文诗意,诗意散文,比如写风:“辽西的风是奇特的,它起于荒草之木……有时像旋风朵朵,有时长风阵阵。”
如果不是出现在散文里,一定会认为是一首“风”诗。
c)美学
高海涛的散文,从精神层面,给你带来愉悦,从美学角度,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美感。无论是写万物还是写人物,美无处不在。还比如他写的思乡曲:“……辽西的自然地理确实有点荒原的味道,丘陵起伏,气候干燥,荒草迎风,野菜烂漫,而从历史文化方面,辽西的积淀很厚,那里的每座山沟,甚至每棵老树下面都可能隐伏着什么典故。”
这段描写有一种辽西人固有的情怀,就像一个打卡地,热情的呼唤你来一样。
《苏联歌曲》篇章是这样的,那么散文《精神家园的炊烟》也是这样情深浓浓。写的是高海涛回故乡桃花吐泛起的涟漪,讲述了他与老师在一起生活的故事。这是那个年代师生难忘的一段情,影响了高海涛的人生。多少年后,他走在桃花吐的土地上,回忆那段结业的日子,不免有些恋恋不舍。文中写道:“平房上又升起了炊烟,那天晚上老师炖了鱼。其实是泥鳅鱼,从集市上买来的,来自桃花溪,但味道很美。老师还打破了惯例,拿出一小瓶白酒。老师鼓励我考大学,我说恐怕数学不行,不是不行,是当了几年兵忘了。老师说你可以考外语系,你是个学外语的材料。
老师还送我一本《英华大词典》,商务印书馆版的,同时送我四个字~含英咀华。这本词典我用了很多年,而含英咀华这四个字,不仅让我学会了读书写作,也给了我最大的精神乐趣。”
读到这里,就想迫不及待的知道师生后来的命运走向。正如文中所说:“我行走在故乡的土地上,觉得自己的回忆也如同一种歌剧是对神话的改写,却应有神话的余韵……而当我遇见老师,那短短几个月的记忆,又怎么像那幅《解冻时分》的画面哪——河水破冰,道路泥泞,春寒料峭,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正在走过原野,而不远处的一座低矮简陋的房子上,正飘出淡淡的、暖暖的炊烟。”
我的眼睛瞬间潮湿了,这是怎样的师生关系在桃花吐形成?在桃花吐的原野上,深情与感恩交织在一起。这里的炊烟,我解读为:人已黄昏瘦,岁月留余悠。一个袅袅炊烟的老人和一个孩子的脚印,留在了桃花吐,同样还有一缕忧伤而美丽的清影,在辽西大地热情的走着、深深的爱着。
这清影涵盖了如下几层寓意:
a)炊烟老人在无语中渗透了对自己学生的爱戴和寄语。体现在“含英咀华”,若干年后,高海涛真的成为了一个外语材料,精通中文英译,英文中译的人才。
b)那个年代的孩子,在若干年后,用他的刻苦,实现了真诚的感恩,兑现的多栖于一身的文学工作者。
c)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,就是高海涛的这部《青铜雨》文集,是他馈赠老师最厚重的礼物。
基于写三个因果关系,再回过头来看高海涛的文字,依旧那么美,美到了极致。这是他追求审美意识的规则与理想。比如:……泥鳅鱼是从集市上买来的,来自桃花溪,但味道很美……短短数语,道出了鱼的出处,来自产地,还有鱼的味道。这些细节,奠定了这篇散文成为佳作的基础。这是生活的,自然的,干净的一种美学效应。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:“美是生活。任何事物,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,那就是美;任何东西,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,那就是美的。”
也就是说高海涛笔下的生活在辽西土地生成的文字,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或故事是真实的,那么生活就是美在民众心里了。
这种美同样源于高海涛的英语老师爱他的基因,同样他也是爱他的门生的。那是在一个长长的三月,门生患了癌症,从住院到手术,给予精神鼓励是倍增的,每天询问病情。再后来门生身体恢复期间,关怀备至,一再嘱咐:“回家接着静养康复,不要做任何事,喝点鸡汤补补身体吧,本来就瘦。”有一次门生写了一首小诗,他看见了,命令说:不要急着写东西,好好静养。
这是高海涛的脚印,从闪回的桃花吐一直延伸到沈阳,和他的门生把脚印留给了土地,那是高海涛步他的老师后尘,对他的门生说过一句话:“你就是传奇。”
不同的是,桃花吐的炊烟老人和一个孩子的故事,演绎到沈阳,年龄相仿的故事是不是一个传奇现象呢?正如散文《美是上帝的手书》,有一段文字是这样描写夏天传奇的;“有考古学家曾言:夏朝和夏天一样美丽。那么是否,夏天也和夏朝一样,王乘四载,后乘两龙,曲章初具,或仪赫赫呢?夏朝有王后,夏日有午后,而夏日的午后听起来也像王后。夏日的午后很年轻,她戴着金步摇,状如花树,枝摇叶摆,举步生姿,风情万种。夏日的午后母仪天下。”
对应的夏天和夏朝,夏朝有王后,夏天有午后,仿佛是一曲歌谣,诗意了大学校园那些少女们的生活。她们是午后的骄傲,至于王后,也许是后天的事情,也许是双关寓意的。夏朝是追溯史前的,夏天是流年远方的。高海涛用这样形式追忆大学校园生活,让人知道了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夏朝,距今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。王后与夏天午后的距离太遥远。很显然,如果不是大手笔,是很难把一个跨越式的内在有联系的“后”,完美整合在一起,最起码是内容的,而不是表面文字的堆砌。这是时节与历史共情的写法,成为高氏秘籍而自成一家。
全文13章,长短篇幅自由而各有自己的美。涉及到上帝、美术(雪中芭蕉)、写作长路漫漫(手写文字变铅印)、京剧(苏三起解)、英格兰民歌(斯卡布罗集市)、诗歌(艾略特•荒原)……每一章都引经据典,辅助实现对文字或故事贴切表达之情感。
3)乡愁•永恒一种美
高海涛的散文是乡愁的,更是对土地一种深爱,它包含了哲思的而不是教育的,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故乡或他乡。无论写辽西故乡的人物和故事,还是足迹他乡的人物和故事,通过语言艺术,陌生而又熟悉的笔端,给人以新鲜感、具象感、回味感……独具特色,璀璨耀眼。
a)哲学思想介入
特色是充满哲思智慧而赋正能量极的。
比如《我的心在高原》就是这样美而深邃的:“高原被赋予了象征意味,是一种叙事高度,也是精神高度,代表了现实中的我们对形而上的向往。”
还比如《形而上下五女山》说道:“上山时,山是形而下的,蜻蜓偷眼,石阶如线;下山时,山是形而上的,雄鹰附掠,草木含犟。并且山中无寺,却时有钟音。离山越远,这种印象越清晰。就觉得真是,形而上下五女山哪。”
这两篇散文都提到并解读了他为什么要在自然生态下。对“形而上”情有独钟的原因和理由。因为他要用语言传达一个信息,那是精神层面的,也是精辟的:“形而上”指的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,涉及事物的本质、存在的原因和目的等抽象概念,颇具哲学思想。
高海涛能够联想到罗伯特•彭斯笔下的少女生活在高原,开满蓝铃花的高原……足见他的视角是从哲学出发的,展现恢宏向上之美,把人们带入了异国他乡的高原,丰富了故事的多样化。
如果再进一步想象,罗伯特•彭斯生活在苏格兰乡村,那么高海涛不也是生活在辽西一个乡村吗?二人做着同一件事情。彭斯写诗,高海涛写散文。其实,诗文是相融一体的,文墨香生活,生活诗意人生。
形而上下五女山,是有具象而质感的。五女山的形而上,形而下,在人们心中那么伟岸,伟岸的具体干净,没有一点的瑕疵,可圈可点的是把自然现象拟人化了。
形而上与形而下是对立而又辩证哲学的概念。形而下是指具体的、有形的物质世界,而形而上则是超越物质世界的抽象概念和原理。
高海涛很娴熟的运用这个原理,演绎了自然形成的“略呈靴形”山体的故事。关于靴与鞋,统称为鞋,来源五女山也叫“乌拉山”。让我们知道了东北鞋的发展史:而鞋里的乌拉草是保暖的一种草,柔软,外面是牛皮缝制一种很土的鞋,硬度。曾经穿过很不美观又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乌拉草鞋的人,都能体会到在北风呼啸,雪花飘舞的山里:脚在草里暖,心驱北风寒。相当于华贵的绒服。真的很遗憾,原始的乌拉草鞋远去了,如果能回归,就不单单是东北山里人而留下那个年代历史记忆了。
b)寻觅美的途径
《桃花女子》的记忆,是桃花文化与象征女性与春天相爱,由时节形成的。
正如高海涛讲述这些关联现象,举了《红楼梦》的例子,说的是:“林黛玉是最懂桃花的人,不仅她的《葬花辞》是悲悼桃花之作:明媚鲜妍能几时,一朝漂泊难寻觅。后来还写过《桃花行》,也是自叹身世,落红满纸:凭栏人向东风泣,茜裙偷旁桃花立。”
这是哀伤的一种美,是一篇借用桃花喻人论古今之作。关于桃花的故事(本节简述),因为在第四章会有别样的呈现。
记得高海涛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怀揣一部《红楼梦》,走哪都是我故乡”。我认为还可以引申为:“怀揣一部《青铜雨》,走哪都是我辽西”呢?这样的发散,应该是属于乡愁范畴的,也就是说乡愁是土地,它能生长很多纯绿色,没有污染的果实而恒古任何文学艺术作品了。
c)敬畏诗人的谷穗
这个果实是属于《秋天想起郭小川》的。还有一种寓意,让人能够亲切感受高海涛已经把自己比拟为弯腰谷穗了,做人的谷穗,广袤原野长出来的谷穗之内涵。不妨我们采颉一株谷穗,是否浸透了一种美而芬芳:“二00四年随一个作家采风团去莫斯科,我在马雅可夫斯基地铁站流连很久,为那辉煌的设计感叹不已,站台上的白色大理石中间,嵌一条红色大理石的路面,直抵大厅两端,如同马雅可夫斯基奔放的诗句,尤其你会想起他那句“天空红的像马赛曲……”
这样的细腻而绘声绘色的描述,展现人们面前,就连没去过莫斯科的人,都会有身临其境之感。还有他的合乎情理的想象,“马赛曲”的诗句,那不是马雅可夫斯基的雕像吗?
那么他对诗人郭小川是怎样在回忆中,留下美丽文字呢:“……但最喜欢的,可能是《团泊洼的秋天》和《秋歌》。我觉得郭小川作为诗人,与俄罗斯大画家列维坦有一点相似,那就是善于描写秋天”。
郭小川与列维坦的果实,都发生在秋天,可见秋天的是沉甸甸的季节。
想象,是他散文创作惯用的一种手段,因为秋天的前奏是春天,自然而然的想起那双满是老茧的大手呼唤苍天雨落青铜,潮湿大地。就像秋天想起了郭小川一样,经过雨水润泽,生长的庄稼丰盈了。
“因为我知道果实熟了,但自己还没成熟到可以采摘他们,我不安地游荡,时而在山脚沟头,采来一束蓝色的翠菊,把他重新向你奉献。”
这是高海涛描写心里活动的一段台词或画外音,谦卑而亲切,这是写散文的人一种情怀。有了这种情怀,才有真诚的敬畏诗人之心,献上蓝色的翠菊。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步高海涛的后尘,去敬畏王维笔下的三种境界或高海涛的境界呢?这是双重的……
4)异域风情•感受比较文学之魅力
真是越读越觉得跟随高海涛的足迹越走越远了,远到了大洋彼岸。在《美国的桃花》相遇,或许是500年前的一次回眸或插肩而过。这是他和一位大学同学隔屏对话的过往,颇有趣味性和眷恋情愫。
比如:“——那不是德拉瓦州吗?还有德拉瓦河,当然译法不同,是趣味问题,说到趣味无争辩。特拉华也很好听。你为什么去了那里?”
“——不为什么,我就喜欢这,我妻子也喜欢。我们住在这儿已经十五年了,也可能是因为桃花吧,你忘了那首歌吗?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。”
“多么诗意的理由,因为桃花。”
这是两个男人对桃花的表白,不同于前面的《桃花女子》的表白方式,也是多年不见的同学情最美的一种情感宣泄。那就相见不如怀念好了。一种慰藉,也许是来自大洋彼岸会说话的桃花吧!当然了,也有桃花独特的魅力因素,支撑着远方的同学一家人在他乡生活下去的力量。雪地芭蕉与雪地桃花,是怎样的诗性化和人性化兼容呢?那不是《听芭蕉,忆杭州》的文字吗?讲述了雨打芭蕉时节的江南:文静听雨声,夜来读芭蕉。
这是杭州的岁月,高海涛在岁月中寄语他的同学,就像中国北方的一株桃树,头顶乡愁的桃树,留给这个世界的所有文字,都显得珍贵而藏于遥远而近在咫尺的距离了。
这个距离就是不远的《美国的银杏》了。
最起码在美国境内。一地黄叶一世界,一树片片一叶连,洒脱蝶舞。一个转身一时节,一个空间诗意声。赋予肩上滑落的泛黄叶,是不是有着中国银杏情节呢?
“半山堂•吉米指着那两棵银杏,说你知道吗,银杏是十八世纪从中国传到欧洲的,传到美国比较晚,应该是十九世纪中期伊利诺伊有位医生去中国访问,回来时就带了银杏的种子。”
是不是成为了一个吉米就读的南伊大学一道风景?银杏是会说话的,是陪伴吉米校园生活点点滴滴的。两棵银杏树在南伊校园变成了中国风情,实际上是青春的代名词。文中的你代表第二人称,与吉米对话颇具别样色彩,听起来觉得舒服。是高海涛文笔隽永的一种美,让人去听《草原上的家》发生的故事,去听《草原和群山的故事》里的麻雀生活,圣彼得堡皇宫里金麻雀的故事……
你结束了那段短暂快乐时光,每到秋天,就会想起银杏还有吉米,这是怎样的一篇带有异国情调的散文,让人有点不忍离开又不得不在燕居亭与两棵银杏树话别。原来美国的银杏也是有情感的,因为它来自中国。
跟着银杏走笔了一趟美国,继续远行,看到的最能打动人心的,就是高海涛的《托尔斯泰与勿忘我》散文了。这是一篇很美的,用比较文学写的回忆,折射出一个作家出访莫斯科想要完成的心愿。
这个题目就颇有色彩,有点像《红楼梦》与《洛丽塔》之比较。这是平行的一种比较:“《洛丽塔》体现了东方的叙事元素,并不等于纳博克夫直接读过《红楼梦》或接受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”(因写过这篇散文有感,简述)。
凡是喜欢文学的人,没有不知道托尔斯泰的,他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、政治思想家、哲学家,代表作有《战争与和平》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《复活》等。
勿忘我,相传在古欧洲,有一名骑士带着心爱的恋人在海滨游览,他的恋人看见水中有一束花挺立,想采下插戴,骑士为博得她的欢心,涉水去采,不料被汹涌的潮水卷去。在他被卷走之前,还不忘将花抛在岸上,对着他的爱人喊:“不要忘记我”!此后,这花便得名勿忘我,成为相爱的信物而深受情侣们的钟爱。
高海涛在《托尔斯泰与勿忘我》的散文里,写他在托尔斯泰故居听“蓝纱巾”讲述托翁小楼旧时月色,前尘影事……写他在托尔斯泰家吃茶,想起了《安娜•卡列尼娜》的题词:“幸福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……写他见到一幅托尔斯泰在田野拾起一簇簇勿忘我花,画家坚持把这张照片用作《复活》的封面……”
这张照片,它几乎是托尔斯泰整个生命与精神的审美概括。薇拉说托尔斯泰正对那些花说着什么、说着什么呢?也许是那句吧,《战争与和平》里写到的,关于那个春天般的女孩娜塔莎:“生命的本质是爱,爱醒了,生命也就醒了。”对吗?
一句“对吗”?是高海涛的经典佳句,他可以问生活在地球的人们,不管是黑皮肤、黄皮肤……不管是哪个民族,答案是经典的。接下来高海涛并没有收手,继续用了一个比较,写他的家乡辽西:“我想起了老家,在辽西丘陵深处,山坡上,洼地里,在漫不经心的春天,往往也能看到一簇簇温暖的蓝花,像举着小蓝灯笼。尤其是林池边上,那针阔混交林护卫的田野,有时会一蓝一片。这种花,乡亲们叫它止血草,或补血草很亲昵的称呼……”
这是辽西的勿忘我花,止血的花,驱赶疼痛的花。可以和托尔斯泰那张照片相提并论了,最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。于是,又突发奇想,可不可以有一篇《贝加尔海与勿忘我》散文问世呢?就像高海涛写《托尔斯泰与勿忘我》一样。同样的比较,同样的叙述事情,同样的给人以美学效应,应该是一个传承吧!高海涛运用比较写法,彰显出的独特魅力而增加了他所有散文的含金量,是厚重的。可不可以下一个结论:高海涛的散文,是当今中国散文苑里绽放的一簇勿忘我之花。
总之,阅读高海涛的散文,等同于行走在中西文化长廊,领略异国风情的同时,还能阅读经典;等同于行走在诗意了美学,美学撑起了散文那一片蔚蓝;等同于在享受他的散文同时,走进世界各国作家、诗人们的创作世界。
勿忘我,像高海涛那样,把根深扎在辽西这块土地,同样也深扎在给你生命的祖籍……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共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