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扬
在当代中国文学的星空中,地方性写作犹如一颗颗闪耀的星辰,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光芒照亮着文学的天空。身居北京的湖北宜昌土家族女作家邓超予,正是这样一颗从中国土家族的发祥地升起的明星。她的作品扎根于她生活过的宜昌地区少数民族土家文化的沃土,以优雅的文辞和深情的笔触,构建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文学世界。更难得的是,她不仅是文字的舞者,还是音乐的歌者,更是公益的践行者,多种艺术形式在她的创作中交织出一曲土家文化的华美乐章。
一、深植文化沃土,书写乡愁史诗
邓超予的文学创作最引人注目的特点,是她对故乡宜昌土家文化的深度挖掘与艺术再现。她所出生的湖北宜昌,长江与清江在此交汇,长阳是巴人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,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。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一切的今天,邓超予以文学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文化记忆,她的作品成为了土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。
邓超予笔下的土家族,不是静态的地理概念,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文化空间。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土家族的日常生活:摆手舞的韵律、西兰卡普的绚丽、女儿会的浪漫、撒叶儿嗬的豪放,这些独特的非遗民族文化符号在她的作品中得以生动展现。她不仅记录文化表象,更深入挖掘这些文化形式背后的精神内涵——土家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、对祖先的尊崇、对生命的热爱。在她的散文《土家女儿情》中,我们能看到她对土家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;在她的诗歌《清江谣》中,我们能感受到她对清江这条母亲河的深情告白。
特别值得称道的是,邓超予对土家文化的书写不是简单的怀旧或猎奇,而是带着文化自觉的现代解读。她敏锐地捕捉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与转型,并以文学的方式探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可能路径。她的作品既是对土家文化的致敬,也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,体现了一个当代年轻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。
从更广阔的视野看,邓超予的创作代表了地方性写作的某种成功范式。她证明地方性不是局限性,民族性不是封闭性,传统性不是落后性。相反,越是地方的,越可能成为世界的;越是民族的,越可能获得普遍认同;越是传统的,越可能具有现代价值。关键在于如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
二、言辞雅俗共赏,融汇阳春白雪
邓超予的文学魅力不仅在于她书写的内容,还在于她书写的方式。她的文辞优美典雅,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,又能为社会大众所接受,在精英性与普及性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。
读邓超予的作品,总能感受到一种诗性的语言美感。她善于运用意象和象征,将土家文化的元素转化为富有诗意的文学表达。比如她笔下的清江水,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河流,更是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文化血脉的象征;她描绘的土家吊脚楼,不仅是建筑形式,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体现。这种象征性的写作手法,使她的作品超越了具体物象的限制,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。
同时,邓超予的语言又具有极强的音乐性。作为一位兼通文学的歌唱家,她对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有着天然的敏感。她的散文常常如歌如诉,具有内在的旋律感;她的诗歌更是直接与音乐相通,许多作品被谱曲传唱。这种音乐性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,也使她的文学创作与音乐创作形成了良性互动,相互启发,相得益彰。
更难能可贵的是,邓超予虽然追求文学的艺术性,却从不陷入孤芳自赏的误区。她的作品始终保持着与读者的对话意识,以平易近人的姿态传递深刻的文化思考。她善于将抽象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文学形象,使普通读者也能进入她的文学世界,感受土家文化的魅力。这种雅俗共赏的品质,使她的作品在传播土家文化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。
三、艺苑多才多艺,公益播撒爱心
邓超予的艺术成就不仅限于文学领域,她还是一位出色的歌唱家和公益活动家。这种多重身份不是简单的叠加,而是相互滋养、相互成就的整体。她的文学素养丰富了她的音乐表达,她的音乐素养深化了她的文学韵律,她的公益实践则赋予了她的创作深厚的人文关怀。
作为歌唱家,邓超予将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。她演唱的许多歌曲都是自己作词或参与创作的,如《土家妹子》、《跳春光》等作品,既具有民族特色,又充满时代气息。她的演唱不仅是声音的艺术,更是文化的传递。通过音乐这一更具传播力的媒介,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土家文化。这种跨界的艺术实践,打破了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壁垒,产生了1+1>2的艺术效果。
更令人敬佩的是,邓超予将她的艺术才华奉献给了公益事业。她长期参与公益演出,用艺术的方式关爱弱势群体,传播正能量。她发起或参与了多个文化公益项目,如“予乐为民”行走百校公益项目,通过艺术教育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开启艺术之门。这些公益实践不仅体现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,也使她的创作扎根于现实土壤,充满了人性的温度。
邓超予的多才多艺不是简单的技能展示,而是源于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虔诚。各种艺术形式在她那里不是割裂的,而是相通的;艺术创作与公益实践不是分离的,而是统一的。这种整体性的艺术观和生活观,使她的创作超越了技术层面,达到了道的高度。
邓超予,这位从湖北宜昌走出的土家女儿,用她的笔、她的歌、她的心,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,传播着故乡的文化,传递着人性的美好。她的创作实践告诉我们:艺术的真谛在于扎根生活、服务人民;文化的活力在于传承创新、交流互鉴;人生的价值在于多元统一、奉献社会。在这个意义上,邓超予不仅是土家文化的传播者,更是新时代中国艺术家的优秀代表。她的艺术之路还在延伸,我们期待她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。
(作者:李扬、湖北省宜昌市文联党组成员、副主席。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,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。先后出版散文集《为命运打开一扇窗》、纪实文学《宜昌纪事》。主编《西陵记忆》(三卷本)等。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共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