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宁夏,“鑫月”不仅是驾校,还是机动车检测站、肉牛养殖企业,更是响当当的篮球赛事。
“鑫月”,在时代大潮中不断解锁着新内容,构成越来越多宁夏人的集体记忆。

“鑫月驾校杯”篮球争霸赛。
2022年以来,同心县“鑫月驾校杯”篮球争霸赛,就已举办两届。每届,都能吸引十余支球队参赛、数万人到场观赛,选手与观众遍布宁夏内外。
“鑫月驾校杯”,俨然成了同心县一张亮丽名片,打响了这方西北旱塬的知名度。
赞助一届篮球赛,除了赛事奖金,还要包揽选手的食宿费用……几天功夫要花费三四十万元,却没有立竿见影的收益。然而,“鑫月”法定代表人马军却是乐此不疲:今年10月下旬,第三届“鑫月驾校杯”开始筹备,赛事将在这个蛇年冬日打响。
要知道,现年50岁的马军可是农村苦出身,他早年间因贫辍学后,十几岁就到同心县城打拼:掏过下水道,烤过羊肉串……干了很多活,下了不少苦,每一分钱都挣得很艰辛。至今,马军身上还保留着勤俭本色:就在不久前,他返乡组织秋收,亲力亲为,让90多亩籽粒玉米颗粒归仓,收入也仅仅只有10多万元。几天的辛苦劳作,也抵不上一届“鑫月驾校杯”的赞助费用。

马军(左)重奖篮球赛优胜者。
对自己严格,对社会慷慨,马军为了啥?
“咱们党的政策好,才有了‘鑫月’的今天!我要懂得感恩和回报。”马军说,1975年出生的他与时代同行,饱尝改革开放红利,让他完成了从苦孩子到企业家的蜕变,近年来不遗余力帮扶同心县、红寺堡区——
他连续12年资助困难家庭大学生,按照5000元/人标准,惠及120人,善款累计60万元;
近6年来,义务出动车辆260余次,为中考、高考考生送去牛奶、矿泉水等物资;
为聋哑人、大病困难家庭捐助子母高产羊60余只,价值近10万元,并给予这些家庭子女生活补助;
……
说到底,“鑫月”是企业,市场经营才是根本,才能积攒行善的资本。那么,“鑫月”的第一桶金从何掘得?

“鑫月”员工为考生送矿泉水。
本世纪初,私家车和大车越来越多,成了时兴的代步和运货工具。彼时,同心县还没有驾校。马军要到临县学习驾照,在不便之处嗅到商机。学成归来后,他借钱成立“鑫月”驾校,选址在同心县城郊外。创业伊始,马军亲自担任教练。
“刚开始,学车的成年男人多,现在老人、妇女、大学生都很多。和过去城里人占多数不同,农民成了学车主力军。”马军分析“鑫月”学员构成之变,感叹时代跃进,让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。“现在农村结婚,汽车是标配。丈夫外出打工,车在家里闲着,留守老人和妇女自然要学车,方便赶集和接送孩子。”
同心河西人周杰,是“鑫月”驾校首批学员,他学的是大车驾照,学成后在外跑了8年运输。那时,国内大车运输十分吃香,周杰挣钱却并不安心,因为远离家乡的缘故。2008年,他应聘到“鑫月”,担任驾驶教练,挣钱顾家两不误。
在“鑫月”驾校,驾驶培训被承包到教练手中,个人收入与招生数量和培训质量挂钩。作为经验丰富的“老司机”,周杰旺季月收入可达4万元。

“鑫月”机动车检测中心。
凭着这份高收入,周杰个人养家绰绰有余,妻子专职照顾家庭,抚养3个孩子:最大的已大学毕业,最小的在上小学。
“鑫月”驾校成立20多年来,在同心、红寺堡陆续开设培训机构,累计培训出2万多名驾驶员。学员不仅有本地的,还有周边县区的,最远的来自新疆。他们开着大小车辆,行驶在更广袤大地上,追逐着各自的中国梦。西海固的闭塞,被新时代赶路人大踏步闯开。
“鑫月”也在不断成长蜕变,从驾驶衍生出更多的创业板块,吸纳200多人就业。
面对宁夏方兴未艾的无人机培训市场,“鑫月”与时俱进:今年8月,注册成立民航航空服务有限公司,培训无人机驾照,让更多飞手逐梦天高云淡中。
从陆地到天空,“鑫月”正在飞得更高,在追逐新赛道过程中,不断践行一家西北民企的实业报国梦。(宁夏日报记者 杜晓星 文/图)





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共0条评论